3月8日下午3:00,我校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徐卫林教授应邀在阳光校区行政楼二楼学术报告厅,为我校师生作题为“超越知识积累、思索演绎卓越”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学工部部长高建勋教授主持。
徐教授首先从做“人”和做“事”谈起,他引用胡适的《差不多先生传》,批评了当前社会上不少人的“差不多”心态,做事不思考、不创新,只求“差不多”即可的现象。他旁征博引,列举毛泽东、邓小平等伟人成功的故事,激励青年学子努力做一个有知识、会思考、能创新的人。他认为会要创新必须学会独立思考,思考的人必定能创新。谈到做“事”,徐教授结合爱迪生、袁隆平、乔布斯等科学家的事例,告诫同学们不能只是跟着老师的脚步,要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永远争做第一,自己发明创造。报告中,徐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勉励青年学生要打牢基础,重视实践,善于思索,勇于创新。他强调创新并非凭空想象,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从知识到创新之间的必须经过独立思索,超越知识积累后,思索必然演绎卓越。他真诚地希望同学们都能起于平凡,追求卓越,收获成功,为母校争光,为国家出力。
徐教授的学术报告深入浅出、寓意深刻、精彩纷呈,不时赢得热烈的掌声。纺织学院朱学春在听完徐校长的学术报告后说:“以前总认为徐校长的成就高不可攀,离我们很远,今天听了他的报告后,不仅增强了自己对学习纺织的兴趣和信心,更明白了要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创新,受益匪浅”。徐卫林教授的这充满哲理的学术报告,也是一场关于人生观和人生态度的报告,“追求卓越”也必将成为我校主要的一种校园文化、一种大学精神,一种激励我们不断发展、努力进取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