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大学子
当前位置: 首页  >  纺大学子  >  正文
2015年榜样人物-1024创新实践工作室

发布时间:2016-03-02 点击量:

1024创新实践工作室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近年来,数计学院全面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明确了“两线培养”机制,即坚持专业培养与岗位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方面加强专业培养,强学科、抓科研,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最大程度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硬实力;另一方面设立岗位培养,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充分发挥企业、科研单位等教育资源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把主要获取工程项目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切入点,造就有学识、能做事、善为人,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型创新人才。鉴于此,学院充分挖掘多方资源,开拓设立创新创业园区、第三学期工作区,为学生开展专业实践提供根据地,为实施技术探索打造孵化器,在大力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改革实践中,一群怀揣着“程序员”梦想的学生,自发汇聚一团,于2014年10月,正式成立1024创新实践工作室。

初 心

 1024创新实践工作室坚持“合作、分享、务实、创新”的理念,以学生创新精神和专业实践能力提升为目的,以项目驱动为引领,以“传帮带”训练模式为基础,建立由高年级具有项目实战经验学生实打实指导、手把手帮带低年级学生参与创新实践的运行机制,推动技术创新与传承。

 学院重视学生专业知识拓展和实践能力提升,指导工作室加强学生个性培养和潜力挖掘,鼓励学生参与技术开发,开展研讨交流,加强合作攻关,努力将工作室打造成为培养具有高素质技术型创新人才的实践基地。工作室首批成员来源于学院创新实验室以及工作区中47名优秀学生,他们以大三为主,绝大多数成员都有参与专业特色实践项目的经验,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功底。

 在1024,“团队”是工作室运转的重要支撑,“探索”成为每个成员的成长的名片,“创新”是大家共同进步的动力,“项目”成为团队和每个成员提升能力的炼金石。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这里分工协作,扮演不同的角色,高年级的同学承接项目、规划分工、指导队员,中间力量则是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找到自己发展和攻克的方向,在不断的演练与实训中,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对于新进成员,工作室鼓励大家根据兴趣由“心”出发选择自己偏好的技术发展方向,进入团队后,初期由高年级同学指导帮助,开展自主学习,巩固专业基础。其后,由项目经验丰富、实战技术能力较强的子方向学生负责人指导新人规划具体学习路线,待新成员技术相对成熟后方可进入项目阶段。

 在工作室成立的头一年时间里,其凭借团队运作模式的优势和院校、企业、社会等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快速发展、迅速壮大,率先在校内打造了拥有后台开发、android应用开发、iOS应用开发、web前端开发的较完善的IT团队,同时理清并明确了各个方向开发流程及大团队合作细节。

转 型

 随着2015年进入尾声,工作室稳步迈过了第一个春秋,也在校内变得小有名气,并获评校“青春力量·感动纺大”最活力奖,许多低年级学生都争相报名申请加入1024工作室。当然,工作室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例如报名人数太多而工作室作为以实战为主的团队无法大量吸纳广大学生,以致很多同学无缘进入1024工作室;再如真正掌握实战技术的成员大多处于大三或大四阶段,他们面临繁重的学业任务或即将毕业离校,团队成员的梯队培育和的技术传承面临一些难题等。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1024工作室并没有慌乱,所谓养鱼先养水,育才自然也不是一蹴而就的,1024工作室迅速反应,决心改变现状,弥补技术人员衔接方面的不足,积极酝酿并推进转型规划,主要做法是推动技术下沉以及工作室模式由团队模式向圈模式的过渡,这二者看似无关却又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工作室第二年的主要发展模式。

 对于转型,1024工作室首先加大了在大一学生中的宣讲力度,但考虑到很多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在上大学前只认识计算机但是不认识计算机行业的问题,宣讲的目的已经不再是鼓励大家加入1024工作室,而是带领大家认识计算机的大行业,在大家心中埋下一颗种子。工作室所宣扬的“先了解后认同”的机制,激发低年级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计算机行业,找准自己喜好的专业方向。同时,为了在学院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加快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进度,工作室成员挤出时间主动帮助他们辅导C语言,站在过来人的角度,现身说法,凭借较为丰富的项目经验,引导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C语言课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使得大一学生在没有经历过项目的情况下也能够快速了解计算机编码过程。其次,1024工作室淡化“自己人”的边界,对工作室以外的其他高年级学生,工作室优秀成员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和示范作用,积极影响和帮助同学进行一些问题的抉择,例如如何选专业、是否考研等,对于技术过硬的人才,工作室也会主动发出邀请。这就是“圈模式”。

 “圈模式”淡化工作室自身的无形边界,减少工作室的条条框框,使得更多的同学能够受惠于1024工作室创新实践平台,而不仅限于工作室团队内部。这样,工作室不再是仅仅专注于开发项目,而是致力于开发氛围的营造和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养成一汪“软件开发的清泉”。

 随着1024工作室圈模式在大一大二学生中的逐渐渗透和影响,越来越多的低年级学生开始明确并走上技术开发的道路。工作室“技术下沉计划”的实施使越来越多的低年级学生掌握了软件开发的相关技术。

发 展

 工作室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以“项目”推动发展,得益于学校资源、学院的企业资源、教师资源等的有效利用,目前工作室已经包含web前端开发、后台开发、android应用开发、iOS应用开发、微信二次开发五大可以联动的子方向,短短的一年半时间里,工作室成员自主探索完成武汉市公安局网上警局系统、上海颜珑玉器有限公司在线鉴宝系统、中国移动号簿管家等校内外10多个项目开发,扎实的专业基础、高效率的工作效率、团结的工作氛围在广大学子中产生了强大影响力。

 工作室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生课堂理论学习的不足,增加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锻炼环节,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专业技能切磋与交流,使每一个成员能够融入到团队化管理与协作之中。让学生有机会在工作室中经历项目实战演练过程,将日常学习中产生的新颖创意付诸实践,接受检验,不仅解决了同学们缺乏动手能力的普遍问题,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1024工作室成立以来,工作室规模不断壮大,成员专业实践能力不断提升,积极参与项目开发和专业赛事申报。工作室成立至今,1人成立公司,50多人在全国软件杯大赛、飞思卡尔大赛、各项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iOS应用开发方向的2015届学生马明17万年薪就职阿里巴巴、桌面应用开发方向的涂康13万年薪签约深信服、android应用开发方向的邓盾12万年薪签约YY语音……2016届学生后台开发方向的居凌浦高薪签约大众点评、web前端方向的邹凯签约茁壮网络、android应用开发方向的冯宇亮签约道通科技、iOS应用开发方向胡丰签约团贷网……1024创新实践工作室助力学生成长与就业,逐渐孕育出喜人的果实。

 “青春有梦,勇敢去追”,1024创新实践工作室吹响奋进的号角,迈着稳健的步伐向我们走来!

 【师长点评】

 1024创新实践工作室既是学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两线培养”机制的产物,也是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结晶。工作室通过整合学院合作企业、项目指导老师、专注专业学生等优质资源,充分发挥高年级学生“传、帮、带”作用,激发了广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有效提升了学生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在学生创新实践工作中发挥了典型示范效应。相信工作室的发展壮大将会为更多追求卓越、心怀梦想的同学提供让激情和梦想起飞的舞台。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分党委副书记朱张军)

版权所有:雷竞技RAYBET(中国)官方网站-全球领先的电竞赛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