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风采  >  正文
王娟娟:《论人的天性》学习心得

发布时间:2015-04-13 点击量:

利己与利他

王娟娟

《论人的天性》是我最近阅读完的书籍之一,今天聆听了主题为“利己与利他”的演讲,让我对此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正如此书的前言所述,“《论人的天性》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著作,而是一本关于科学的著作,并且涉及到这样的问题:各门自然科学在转化为某种新的形式之前,能够在人类行为的研究中走出多远。它考察了对人类行为的真正进化论解释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之间必然的相互影响”。

书中关于利己与利他的论述让我眼前一亮。利己与利他之争,自古以来,百家争鸣,观点各异,演绎出多彩多姿的异质文化图景。以利己为根据形成了个性独立的西方文化主脉,以利他为归依构建了集体主义的中国文化精魂。利己与利他本质上是一致的,互融互通,互惠互利。利己通过利他来实现,利他以利己而真实存在。二者相存相依,并行不悖。

利己与利他,为己与为人,经济人与道德人,历来是伦理学争论的一个焦点,成为制度设计的逻辑前提,关涉社会发展原动力的探源。厘清二者的辩证关系,复归人的本性,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人的本性是利己还是利他?古今中外,先哲圣贤,都作出了悉心的探索,可谓是众说纷纭,精彩纷呈,演绎出千般民性、万种风情的异质文化。以利己为特征的西方文化和以利他为取向的儒家文化,构成了中西文化迥然不同的价值走向。西方利己的文化特征则是构筑在个性独立的基础之上。

首先来看性善与性恶的区分,无论儒释道法哪一家,他们都对善恶有一个基本共识,“恶”就是利己主义,“善”就是利他主义。这样一个武断的区分,是几千年来束缚在中国人民身上的枷锁。

这种“利他”主义,是君主高度集权诞生的温床,名士臣子将皇帝打造成“至善者”的形象。这不仅给人民带来压迫感,同时也给君主带来一种优越感。以此造成了“道德独裁”,君主代替了民众的独立思考,百姓的“服从”概念也就慢慢增加,最终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奴性。

这种趋势没有减缓,反而愈演愈烈,在南宋程朱理学的总结之后,彻底沦为一个框架。最明显的,当属贞节牌坊的出现,那些牌坊表彰的女性都带上了“神性”的光辉,光辉之下,是愚昧无知的惨剧。亚里士多德说:“世上根本不存在圣人。”人有各种各样的需求,这是一种既定的存在的事实。中国传统文化曾存在一种美好设想,想让所有人都脱离这种“人性”,跟随“至善者”一同臻化到圣人的境界。但是这最终不尽如人意,原本当做是仙丹,实际上是一枚毒药,使得整个封建时代不断腐朽没落,最终掩盖在历史的尘埃里。

14世纪的西方,沉浸在文艺复兴运动中,一众艺术家在作品中展现对中世纪神性桎梏的反抗,从线条硬朗的大卫,到落泪的圣母。对“人性”的认识,帮助西方人,更早的开创出民主先河。就像斯芬克斯神像铭刻的那句话:“认识你自己。”只有认识人性,才会有对抗缺点的办法产生。“利他”主义放在第一位,否定“利己”这种自然天性。创造出的是道德的虚伪。

要澄清的是,“利己”并不是提倡自私自利,而是提倡将自己本性认识的更清楚,承认本性存在,不以利己还是利他来简单判断善恶。而提倡认识自我的意义在于,培养“公德”的意识。基于对人性认识,而提出一个共同社会底线,在此范围内,人民才能获得更大的行为自由。

中国直至今天, 依然延续着传统文化中区分善恶的眼光。文化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不在于你是否逐字逐句的接触它,而在于整个生活模式下的潜移默化。希望有一天,我们能正视自己,建立主体意识,能挺起腰板,不再徘徊于度量“利己”还是“利他”的胡同里。

版权所有:雷竞技RAYBET(中国)官方网站-全球领先的电竞赛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