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道德哲学学习体会
——浅谈辅导员的职业道德
高校辅导员是一支特殊的教师队伍,肩负着教育与管理的双重责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事业的发展,学生工作事务不断扩展,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已从初期的单一性向复合多元发展,高校辅导员已成为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一支专职队伍。由于一直以来高校辅导员岗位职责模糊、发展空间狭窄,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较低,导致队伍不稳定,职业荣誉感缺失,辅导员队伍发展“后劲不足”。为此,2006年5月20日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配备与选聘、管理与考核、培养与发展等作出明确规定,标志着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正逐渐向职业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因此,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
高校辅导员制度从1953年开始建立至今已五十多年历史,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也从最初的“政治 引 路 人 ” 发 展 到 “ 人 生 导师”。《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就明确指出:“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首先,辅导员应该是学生的心灵守护者和思想引路人。学生进入大学后,一般要经历心理的断乳、适应、成长、成熟四个时期,辅导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困惑,呵护、引导学生的心灵成长。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单向度灌输过程,更重要的是要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健全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远大理想,提高学生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能力。其次,辅导员应该对学生大学阶段进行全程指导。从“学校人”过渡到“社会人”。辅导员应该指导大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并针对学生不同时期的专业学习特点,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进步。因此,辅导员工作是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集理论性、知识性、实践性为一体的职业,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职业道德的定义是:“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原则和道德要求在职业领域的具体化,在职业活动有序进行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职业的灵魂。辅导员是学生的人生导师,从事的是以人格感染人格,以真心催化真情的心灵培育工作,应在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修养、职业形象等方面体现如下的道德素质:
一、热爱学生工作,情操高尚,具有奉献精神。
这是辅导员职业道德的着眼点,是建立在对职业认同并产生职业情感基础之上的敬业态度。大学生离开父母独自出外求学,如何适应新环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制定人生发展规划,都非常需要辅导员的悉心指导。辅导员要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要具备高尚的情操,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为己任,热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同时,辅导员岗位又是一项“全天候”的工作,当学生最需要辅导员的时候,辅导员都应该第一时间出现在学生身边,给学生支持与关爱,鼓励学生战胜困难,收获成功。因此,辅导员工作是需要有奉献精神的职业。辅导员应该具备良好的品质、健全的人格,乐于奉献,并在奉献中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和道德情操。
二、政治立场坚定、公正严明、以大局为重。
这是我国高校辅导员必须遵守的职业纪律,是辅导员职业道德的基础。职业纪律调节和控制着辅导员的职业行为,使之符合社会需要。首先,辅导员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做好青年学生的政治引路人。其次,在促进社会和谐、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等方面,要认识到位,处事要有全局观念,以大局利益为重。辅导员在配合学校教学及管理部门对学
三、尊重学生,平等交流。
这是做好辅导员工作必须具备的职业修养,是以人为本学生工作理念的体现,是辅导员职业道德在新历史时期所呈现出来的新特点。大学生正处于主体意识增强、个性张扬的青春发育期,他们喜欢思考、渴望被尊重,绝大多数学生入校时已超过18岁的法定年龄,已具有独立民事能力,参与意识增强。辅导员要关注大学生成长的心理需求,爱护学生的自尊心,承认学生是富有独立个性的存在,允许学生有差异地发展。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时,切忌居高临下地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学生服从,这样不但达不到教育目的,还会适得其反,引起学生的反感。辅导员应该善于利用一切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平等开放的态度鼓励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促进。
四、言行一致、大方得体,具有亲和力。
这是辅导员的职业形象要求。辅导员的职业形象必须是可亲的,是贴近学生心灵的。辅导员的主要职责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辅导员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中必须注意两个方面:第一,辅导员的言行举止是学生成长的参照,是与教育内容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如果辅导员不拘小节,言行不一,在学生面前讲的是一套,自己做时又是另一套,这种“双重人格”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辅导员从事的是一项关注学生心灵成长的伟大事业,一定要以良好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树立道德的典范。第二,辅导员要有亲和力,可以包容学生成长过程出现的错误,以爱心、耐心、恒心帮助学生在挫折中成长。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确保学校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有三:第一,建立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规范,把职责同道德义务、良心等道德感情结合起来,可以提高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和职业荣誉感,增强这支队伍的战斗力。第二,辅导员职业道德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一部分,加强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将促进全校教师整体道德风范的建立。第三,职业道德是公民道德的构成部分,加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特别是加强具有行业特点的职业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因此,我们重视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既要注重理论学习及业务能力培训,又要继续完善辅导员职业发展体系,让辅导员工作有指导、学习有机会、发展有空间,进一步增强他们对学生工作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使辅导员在学校的发展及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